(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改善 2025-01-20 來源:解放日報
民心工程、民生實事扎實推進。新增養老床位4385張,改建認知障礙照護床位3210張,建成社區長者食堂39個。新增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5155個、社區托育托額9034個,開設小學生愛心寒暑托班928個。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7.2萬套(間),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推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5臺,建成39個大型居住社區配套設施。優化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基本民生保障持續強化。穩崗擴崗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穩就業政策落細落實,首個國家公共就業服務區域中心在滬成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7.1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62.2萬人,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全國領先。養老金、醫保、低保等民生待遇標準穩步提高,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有力推進,民族、宗教工作進一步加強。
社會事業改革發展加快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啟動實施,高等教育“兩個先行先試”深入推進,高校招生結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完善,上海創智學院、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協同育人平臺加快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等試點持續深化,臨床研究體系等建設全面強化,全市二、三級醫院一半以上的專家號源優先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提升。上海博物館東館開放運營,上海工業博物館正式開工,社會美育、全民閱讀等文化惠民服務優化提升,一系列文博大展和文旅節展創新舉辦、廣受歡迎,舉辦營業性演出5.7萬場、吸引觀眾2545萬人次。報業、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新一輪改革深入推進。市民運動會等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帆船公開賽等賽事成功舉辦,上海體育健兒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上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