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物語》在世博會博物館開展 “繁花”探索纖維藝術無限可能 2024-01-31 來源:解放日報
世博會博物館館長(右)在作品《共生》前示范打卡。資料圖片
??記者 李君娜
??作為世博會博物館“世博藝術”主題系列的年度首展,《記憶物語——纖維藝術展》昨天在世博會博物館臨展廳開展。
??本次展覽源于深圳市木星美術館的創始人呂紅榮對纖維藝術的長期關注與研究。三年前,她邀請藝術家吳帆與李美京參與其以纖維藝術為研究的系列展覽,“記憶物語”是其中一個重要研究項目。展覽的創新之處在于將兩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東方女性藝術家的纖維藝術作品在同一展覽中呈現。
??來自中國的吳帆和來自美國的李美京,兩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既相似互通,又形成對比和互補。展覽精選兩位藝術家的33件/套作品,通過“生生不息”“萬物共生”“方寸之維”“回望記憶”“纖語流轉”五個主題空間演繹纖維藝術與生命、自然、社會的鏈接。
??在“生生不息”主題空間,藝術家將新媒體藝術作品與大型金屬纖維裝置藝術“繁花”相結合,共同詮釋循環永恒、努力綻放的宇宙生命。吳帆說,作品《繁花》創作于2022年,以植物莖葉和種子元素為造型語言,表達生命的美好及蓬勃向上的力量。記者看到,《繁花》的每條纖細的線都好像被注入了生命,交織匯聚為姿態各異、努力綻放的生命之花。作品《素裹·世博會》,是吳帆為此次展覽傾情創作的作品。與熱烈綻放的《繁花》不同,《素裹》以更為簡約素凈的線條詮釋著自然之美的純粹。一動一靜,猶如音樂的高揚低轉,為展覽增添了韻味。
??來自美國的藝術家李美京同樣喜歡以自然元素作為其創作的靈感源泉。不同的是,其作品以充滿活力的色彩和不尋常的造型產生強烈的視覺張力。作品圖像介于自然之物的似與不似之間,引人想象。作品《共生》以巨大的墻壁雕塑形式呈現,其靈感來自自然圖像,并重新指向富有想象力的自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