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聯體兒童保健子項目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海市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專項規劃》的精神,做好兒童保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升社區兒童保健服務能級,結合轄區實際,制定兒科醫聯體兒童保健子項目方案。
一、項目目標
依托專業機構,建立兒童保健醫務人員規范化專業培訓機制,多渠道普及兒童常見病、多發病預防保健知識,完善轄區兒童保健三級協作網絡建設,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兒童健康家庭自主管理意識和能力,提高社區醫務人員兒童保健服務能級。
二、合作內容
1、開展規范化專業知識培訓。
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統一制訂有針對性的專科培訓及進修方案,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建立包括社區兒童保健知識及新生兒科急救、護理等培訓和實習基地,提高徐匯區社區兒童保健及助產醫療機構新生兒科整體診療、保健服務能力。
計劃五年中每年年初制定培訓計劃,內容涵蓋兒童保健專業內容,定期開展理論知識培訓,每季度選派社區兒童保健醫務人員到兒科醫院基地進行半脫產或全脫產進修,形成規范化、常態化培訓進修機制。
2、加強健康宣教師資培訓。
依托兒科醫院專業力量,加大對徐匯區兒童保健宣教工作的支撐,定期選派專家,借助重大節假日、社區大講壇,每季度面向轄區居民開展一次兒童保健健康講座,加大對社區保健知識宣講支撐力度,進一步提升社區醫務人員兒童保健宣講能力,提高徐匯區居民兒童保健意識。
五年內,每年年初由區婦幼所統一制定宣傳方案及宣傳資料,落實宣講場地及人員,并將宣傳工作納入社區兒童保健工作績效考核中。復旦附屬兒科醫院提供專業師資支撐。
3、加強兒童保健服務。
持續推進先天性心臟病、腎臟及心理行為等疾病篩查轉診工作,建立篩查轉診協作網建設,開通網上預約通道,規范篩查轉診數據實時傳送,及時反饋確診及就診結果,實現就診信息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兒童保健篩查網絡的建設,不斷提升兒童保健服務能級,不斷提高居民感受度及幸福度。
4、建立徐匯區兒童電子健康檔案。
在社區全科電子健康檔案基礎上完善徐匯區兒童保健電子健康檔案,使兒童健康信息、疾病信息和兒童保健信息融合,探索兒童家庭互動健康管理模式,在轄區自建系統上完善兒童保健信息系統建設。
5、完善新生兒科轉診、會診制度。
開通“徐匯區兒科協作網”綠色轉診通道,包括區域內新生兒科會診綠色通道,體現專科協作網有效、有力地協作醫療合作服務。
三、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16年)。開展項目摸底調研,召開項目試點工作研討會,統一部署試點工作要求,根據《上海市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專項規劃》要求和徐匯區實際,制定本區兒童保健子項目實施方案,做好試點項目實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實施階段(2017年)。開展兒童保健專業知識培訓以及基地進修;加強并規范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兒童保健項目性工作合作。
3、推進階段(2018年—2021年)。進一步推進專業知識培訓以及基地進修;進一步規范兒童保健宣傳教育工作;持續加強兒童保健項目性工作合作。探索并完善轄區助產醫療機構新生兒轉會診制度。完善轄區兒童保健信息系統建設,探索與兒科醫院合作轄區兒童信息系統聯通建設。
4、總結評估階段(2021年)。完成合作項目各項預定目標,予以專業總結評估,形成合作經驗,為下一步合作提供依據。
四、職責分工
1、區衛生計生委家庭婦幼科總體部署,負責社區兒童保健規范化培訓工作落實,推進婦幼保健機構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等疾病篩查轉診工作,建立篩查轉診協作網建設,規范篩查轉診數據實時傳送,負責區域兒童保健篩查網絡的建設,不斷提升兒童保健服務能級。
2、區婦幼所負責兒童保健子項目各項具體工作的推進。負責整合社區、站所等兒童保健資源,建成并提供高能級、專業化的兒童保健服務,有效提高轄區兒童保健及新生兒科醫療質量和安全。
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負責協助協作網建設,負責兒童保健子項目建設的指導、培訓及科教研等學科體系建設協作推進等。
4、轄區各相關單位負責兒科醫療聯合體兒童保健子項目各項具體工作的推進。負責整合本機構兒童保健資源,提高轄區兒童保健及新生兒科醫療質量和安全,提升轄區兒童保健及新生兒整體學科建設水平,為轄區兒童提供同質化、連續性的兒童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