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上海市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 2012-05-11
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落實《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本市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現就實施“上海市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市級本科教學工程”)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施“市級本科教學工程”的意義
(一)始終將提高質量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大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大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實施“市級本科教學工程”,是上海高校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將為上海全面落實人才強市戰略和加快上海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強有力和高水平的人才支撐。
(二)牢固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市級本科教學工程”將在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方面注重整體推進,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在大學教育中的基礎地位,緊密圍繞優化結構布局、改革培養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健全質量保障體系等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引導高等學校把教育資源配置、學校工作著力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
(三)重點突破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薄弱環節。在實施“十一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基礎上,遵循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進一步整合各項改革成果,攻堅克難,重點突破,在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上,發揮市級項目在教學改革方向上的引導作用、在教學改革項目建設上的示范作用、在推進教學改革力度上的激勵作用和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的輻射作用,調動高校和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四)切實解決人才培養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突出問題。要在高校專業結構、辦學特色、教師隊伍建設與培養培訓、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上,通過一段時間的改革建設,力爭取得明顯成效,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
二、指導思想與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家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戰略主題,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為核心,著力加強質量標準建設,著力優化專業結構,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著力改革體制機制,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力爭在解決影響和制約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上取得新突破,積極對接國家項目,充分發揮國家和市級項目在推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上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促進本市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二)建設目標
通過實施“市級本科教學工程”,引導高校主動適應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若干種具有典型代表和高水準的地方本科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建成100個以上改革發展前沿、教育觀念先進、改革成效顯著、專業特色鮮明、社會聲譽卓著的本科重點專業。同時,建設一批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行業轉型發展需要的專業點;配合“卓越教育計劃”的實施,建設一批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支撐專業點。引導高校加強課程教材建設,建成1000門(本)以上具有學校鮮明特色和影響力的共享精品課程、全英語示范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程以及優秀教材。整合實驗實踐教學資源,建成11大類基礎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規程,建成100個上海市示范性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支持50000名以上在校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訓練,建成50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試驗基地,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素質。設立250個左右“東方教席”,組建一流教學團隊;實施骨干教師教學激勵計劃,讓最優秀教師為本科生上課;重點建設10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師學術發展與教學能力提升的新機制。瞄準教改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鼓勵教師開展教改研究,重點支持500個重大教改項目,項目研究與改革實踐同步,切實提高教學改革力度和質量管理水平。
三、建設內容
(一)制訂實施質量標準
積極支持和配合教育部組織研究制定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同時針對上海高校中重復設置多、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本科專業,組織由行業和高校專家共同參加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相應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并按此標準組織專業教學評估或專業認證。
(二)加強專業綜合改革
支持高校開展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師隊伍、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影響本科專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進行綜合改革,強化內涵建設,為本校其他專業建設提供改革示范。支持高校優勢特色專業建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支持重點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相關專業建設,支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相關專業的建設。
(三)推進課程教材建設與共享
以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為重點,支持高校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全英語示范課程建設和優秀教材建設。建設開放共享的市級高校課程資源共享系統(課程中心),進一步支持和鼓勵高校優質資源跨校共享。組織高校建設一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傳播國內外文化科技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展示高校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方法、豐碩的教學成果。
(四)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基礎上,整合實驗教學資源,組織高校聯合建設11個基礎大類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指引,以加強實驗內涵建設,共享先進成果。支持高校聯合或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展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支持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社會有關部門合作共建,形成一批上海市示范性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資助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建設一批創新創業教育試驗基地。
(五)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
按照“強化教學,提升質量,提高待遇,規范行為”的指導思想,大力提升高校教師隊伍質量。實施“東方教席”計劃,組建一流教學團隊,進行本科教學示范。實施骨干教師教學激勵計劃和助教工作制度,鼓勵學科領軍人物、高層次引進人才、學術帶頭人等骨干教師,以學生和教學為本,積極投入教育教學,支持青年教師配合主講教師開設輔導課。
引導高校建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和人才培養特色的需要。重點建設若干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面向全市高校組織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立項支持重點教改項目,支持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開展有關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與前沿性問題研究和實踐試點,提升教學改革和質量管理水平。
四、組織管理
(一)各高等學校應根據學校定位特色以及改革和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校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與建設。
(二)在“校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基礎上,市教委每年啟動和實施相關項目評審,授予通過評審的項目為“市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相關稱號,并給予一定經費資助。
(三)成立“市級本科教學工程”專家組,負責項目審核立項、咨詢檢查、績效評估。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