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制定新的《上海市森林管理規定》?
??森林作為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于構筑城市生態屏障、優化人居生態環境、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林業建設,指出林業建設要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本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土地資源緊張、林業建設空間受約束因素較多等情況下,持續加強森林管理工作。
??現行政府規章《上海市森林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制定于2009年9月,為嚴格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本市林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當前,對照“上海2035”城市總體規劃、生態空間建設和市容環境優化“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要求,本市在拓展造林空間、提升森林品質、發揮生態服務功能方面仍需補足補強短板。相應的,現行《規定》已經比較滯后,無法提供有效制度支撐,有必要通過全面修改,制定新的《規定》,形成符合上海超大城市實際和特點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長效機制,為進一步夯實韌性城市生態環境基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生態空間的需求、加快推進美麗上海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二、在進一步拓展造林空間方面,《規定》有哪些具體舉措?
??拓展林業建設空間、增加造林面積,是做好森林資源增量、提升森林覆蓋率這篇“文章”的關鍵。為此,《規定》形成了相應的制度支撐:一是由市林業部門編制市林業發展規劃,明確全市林業發展總體思路、目標、指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并制定林地保護利用、造林綠化等具體領域的專項規劃;二是由區林業部門根據市林業發展規劃和本區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編制本區林業發展規劃,并可以結合本區實際,制定相關專項規劃。這些林業發展規劃、專項規劃還應當按照程序納入相應的國土空間規劃。
??為推動規劃實施、落實造林任務,《規定》進一步要求林業部門制定造林年度計劃并做好組織實施;水務、交通、農業農村等部門根據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因地制宜組織開展造林綠化。同時,《規定》還明確要求區人民政府組織對造林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對科學造林、提高林木成活率作出了具體規范。
??三、在加強公益林管理方面,《規定》有哪些具體要求?
??公益林在本市森林資源總量中占據較大比重,是林業發展的“基本盤”。對此,《規定》在國家《森林法》要求基礎上,從保護和提升兩個層面作出強化規定:
??一是實施地方級公益林分級保護,具體等級和保護要求應當在林地保護利用專項規劃中予以明確;同時,注重公益林養護,明確由責任單位按照技術規程進行養護,林業部門應當加強對養護質量的考核。
??二是提升公益林品質,發揮好生態服務功能?!兑幎ā吩诳偨Y實踐工作成效經驗基礎上,明確由林業部門制定公益林撫育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提升“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水平;依法可以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推進開放式休閑林地建設以及適度開展森林旅游等,積極響應人民群眾的綠色生態需求。
??四、在加強既有林地、林木保護方面,《規定》提出了哪些管理措施?
??做好林業發展工作,必須加強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嚴格管理占用林地、使用林地、采伐林木等行為。對此,《規定》一方面對占用林地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林木采伐限額管理以及占用林地、臨時使用林地、林木采伐的審核、審批作出了具體規范;另一方面,對照國家《森林法》規定,明確由占用林地的單位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區林業部門負責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市林業部門加強督促和檢查。
??此外,對于森林火災、有害生物侵襲等威脅森林安全因素,《規定》從本市實踐工作特點和需求出發,也作了強化規定,包括加強森林防火監測預警系統、森林火災接警系統、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的互聯互通,以及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體系、完善重大有害生物監測預報網絡,推進聯防聯治工作等,進一步提升本市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能力。